8月31日上午,上海市政协人资环建委举行“关于五个新城建设推进情况”调研座谈会,听取专家委员的意见建议。
(资料图)
当前,本市五个新城建设已进入全面发力、功能提升的关键阶段。今年,本市将进一步向五个新城导入30项重大功能性事项,涵盖总部机构、学校医院、文体旅活动等功能,进一步提升新城发展综合能级。围绕推动新城建设再发力、再提速,专家委员各抒己见。
十三届市政协人资环建委主任陆月星提出,对新城建设进行全面评估,找出新城建设的薄弱环节和制约瓶颈,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助力新城在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城市空间形态塑造、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开发体制机制健全、投融资体制机制完善、统筹协调强化等方面上有更大突破,推动新城可持续发展。
十二届市政协经济委常务副主任、上海经济学会会长周振华提出,五个新城应进一步明确各自定位,建成各有特色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此外,新城建设要避免和中心城区、周边城市脱节,要提升新城和中心城区、周边中小城市的交通通达性,“要加快打造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提升新城在人口、产业等方面的集聚、扩散功能”。
市政协委员,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顾伟华建议,多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多听听“现场施工员”的想法,了解新城建设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新城和中心城区的产业发展应相协调,新城的产业能级应持续提升,从而真正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提出,在推动新城建设过程中,要立足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国际经验,并认识到这些规律和经验的可适用性。对于人口导入问题,他提出,除了解决居住问题外,新城还应对标中心城区,提升区域生活品质,满足年轻人在“吃喝玩乐”方面的休闲娱乐需求,构建让人愿意来的生活环境;要充分考虑中低收入人群居住空间的保留和构建。
市政府参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唐子来提出,城市建设发展要符合客观规律,功能定位要科学,不能脱离实际、想当然、拍脑袋。“另外,新城不管定位如何,关键在于职住平衡,要有产业支撑,防止新城变成‘卧城’。”
上海社科院城乡融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朱建江提出,对新城建设成效,建立相应的评估机制,对新城人口和产业的走势,要有把握和预判,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规划体系。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五所所长李继军建议,新城建设应做到“一城一策”,应继续实行“开门做规划”,充分调动各方参与新城建设的积极性。
华略智库主管合伙人、长三角研究院院长夏骥提出,新城应进一步加大人口导入力度,应进一步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增加新城对人才的吸引力。新城要有制造业等实体经济支撑,要做优做强自身的核心功能,而非仅仅承接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的转移。
市政协秘书长黄国平、市政协研究室主任沈立新参加会议。市政协人资环建委主任马静主持会议。
原创:政协联线
作者:政协联线记者 刘子烨
原标题:《构建让人愿意来的生活环境,上海市政协举行“关于五个新城建设推进情况”调研座谈会》
阅读原文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