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3年首批省级绿色制造名单,华熙生物入选此次名单,获评“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资料图】
当前,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资源能源短缺等成为全球重大挑战,特别是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之下,生产制造方式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已迫在眉睫。
作为一种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现代制造模式,“绿色制造”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解决上述资源、能源、环境危机,实现生产制造方式向低能耗、低污染转变的重要手段。日前,国家工信部提出: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和绿色低碳技术支撑体系,推动工业绿色化转型。
作为合成生物绿色制造标杆企业、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华熙生物正通过生物科技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传统生产制造方式的变革升级。
合成生物技术为绿色制造奠定基础
创新是一切发展的源动力。在华熙生物看来,绿色制造一定是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从关键节点去突破实现。据介绍,在底层技术上,华熙生物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支撑,研发生产功能糖、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核苷酸和天然活性化合物六大类生物活性物,取代传统通过石化基材料、动植物提取的生产方式。
传统的石化基材料、动植物提取等生产制造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土地、水和化石燃料等资源,产品生产周期较长、成本较高,且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碳排和污染。
而以合成生物为基础的绿色制造则是通过对微生物菌种的基因编辑、改造,用细胞工厂进行物质生产,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产品生产周期,降本增效,同时摆脱对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的依赖,降低能耗,减少排放,具有高效、绿色、可持续等优势特性。
以华熙生物生产的透明质酸为例。过去透明质酸主要从鸡冠等动物组织中提取,提取比率仅为200:1,200公斤鸡冠(约2万只鸡)才能提取1公斤透明质酸,过程复杂、提取纯度低、价格昂贵,且消耗大、周期长。后来,华熙生物通过自主研发的微生物发酵技术替代传统鸡冠提取法,仅需12—30小时即可完成发酵过程,发酵产率达到16-17g/l。目前,华熙生物通过合成生物技术生产透明质酸,实验室发酵产率已经达到73g/L,成本降低3/4,不仅效率更高,且更加低碳环保。
除了透明质酸之外,华熙生物用合成生物学生产的麦角硫因在发酵收率方面也实现量级的突破。麦角硫因过去是从食用菌中提取,产量低、杂质多。华熙生物用合成生物技术将麦角硫因的发酵收率从原本几百毫克每升突破到几克每升,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目前华熙生物推出的Bioyouth?-EGT Pure 超纯麦角硫因,纯度超过99%,发酵周期短,安全绿色可持续。
多环节构建“绿色供应链”
“绿色制造”不只是生产中的某个环节,还需要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贯穿企业经营发展全过程。在以合成生物技术实现物质绿色生产的同时,华熙生物也在生产制造各个环节贯彻“绿色供应链”。
据悉,对于一家生物制造企业而言,“中试”是关键环节,是实现科研成果到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枢纽。但中试生产线的建设成本、时间投入、试错成本很高。华熙生物在中试环节建设了全球最大的中试转化平台,不仅能够快速实现产学研合作的科研成果及企业自主研发成果的快速转换,还可供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共享,通过柔性化的生产组合,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快速实现产业转化,减少中试环节的投入和成本,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条的低碳节约和绿色转型。
而在工厂建设方面,华熙生物按照工业4.0标准打造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于一体的“黑灯工厂”,在不开灯的情况下实现自动化生产,减少了人力、物力、能源等资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除了原料物质生产的绿色可持续之外,生产环节的循环再利用也是“绿色供应链”的重要组成。在华熙生物生产透明质酸的过程中,发酵会产生大量的蒸汽和热能。华熙生物把这些蒸汽和热能收集起来,用于工厂采暖、热水供给、员工餐厅的热能消耗等,实现能源循环利用。
此外,华熙生物还将污水处理中产生的沼气用来发电、利用工厂屋顶车棚等铺设光伏发电设备、回收生产过程中的酒精进行再利用……这些举措将绿色可持续发展落实到细节,让整个生产链路实现可持续,有效减少碳排及资源消耗。以华熙生物的沼气发电项目为例,通过利用污水处理厌氧阶段产生的沼气,建设沼气发电项目,项目装机容量400kW,年发电量180万kW·h,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590余吨。
不仅仅是在生产制造端,华熙生物已将绿色可持续发展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2023年其正式成立了ESG战略管理中心,负责公司ESG管理体系建设、统筹公司的碳排放管理等工作。不难看出,作为生物制造产业的重要参与者,合成生物绿色制造标杆企业,华熙生物正在努力探索一条独特的绿色制造发展之路,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不断推动生产制造方式的绿色转型,朝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前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