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公共 >

她从北京飞来,在浙江的古村落,建了一处美术馆

2023-06-25 12:00:09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雪 通讯员 苏容

你有没有期待过这样的小确幸:一把小椅,一本书,推窗见美景,低头闻花香,彷佛活在云上,睡在梦里。来自北京的艺术家杨洋做到了,她耗时4年零5个月,在浙江松阳的叶村乡膳垄自然村建了一座美术馆——“玖层云水”。


(资料图)

第一次见杨洋,是美术馆开馆日。

杨洋顺着古村落蜿蜒曲折的阶梯信步走来,墨色的丝质长裙,配上黑色搭扣老北京坡跟布鞋,头发在后脑勺松松地挽了髻。

玖层美术馆馆长杨洋坐在美术馆前接受采访

入眼,便是万年

2018年11月22日,杨洋第一次来松阳。她坐车从松阳县城往膳垄村去。从车上下来的那一瞬间,后来无数次出现在杨洋的叙述里,“一种说不出来的灵气能量抓着我要往这个村子里走,越走越心生喜欢”。

膳垄自然村是一座呈阶梯式依山而建的百年古村落,溪水自村尾流向村头,村子沿着山势分布在溪流的两侧。站在村尾俯瞰全村,满目山林,数十幢黄墙黑瓦的村屋,藏匿在狭长的山垄之中。“当我看到村子正前方的竹山上高踞着三排破旧的土屋,当时我的眼前立刻出现了一条长龙一样的建筑,在我的脑海里盘据。”那一刻,她脱口而出:“我要在这儿建个美术馆。”

第二天,杨洋回到北京。但没想到,一个异乡人竟然对膳垄有了乡愁。她再去松阳,就已经是和政府签合同了。与志同道合的合伙人,成立了丽水玖层云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一个人的梦,变成了一群人的梦。

一次旅途的邂逅,让久居都市的艺术家重拾了深藏内心的林泉之思,膳垄村与艺术的故事就此拉开了序幕。

藏在山坳里的膳垄村

入心,魂牵梦萦

丽水松阳县,这里被誉为“江南最后的秘境”。百余座保存完整的传统古村落组成了它独有的乡野肌理,常年隐于云雾之下的神秘气质是它的魅力。

松阳县政府的“艺术助推乡村计划”给了驻村艺术家非常优厚的政策,几乎放出了所有的村落让艺术家挑选。在杨洋考察过的村子里,哪一个都比膳垄大,膳垄村民居破旧,大部分空置,只生活着二十多个以种地为生的老人。面对环抱山村的五座青峰,以及青峰之上的流云飞雾,杨洋知道,膳垄正是她想住下来的一个能够回归内心的地方,她要生活在这里,做一个艺术生态村。

心动不如行动。杨洋心里的建筑“必须是石作、木作、黛瓦和夯土四元素,必须是在这块土地上生长出来的,而不是为了博人眼球”。设计方案出来,他们一起向松阳政府汇报,最终,玖层云水建设方案成为唯一全票通过“艺术家入驻松阳乡村计划”评审会的项目。

施工前,在政府的协调下,膳垄村高处的闲置房屋过户给村集体,留守的三户村民被安置到山下的房子。这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杨洋以极大的理解和宽容面对着层出不穷的状况,商量、沟通、妥协,却不放弃。

2022年正月十六,玖层云水项目开工。

现场与图纸永远有距离,不断推翻,不断修改,不断争吵,不断磨合,一个方案又一个方案,一个会议又一个会议,每天几乎都需要出新图纸,光钢结构部分的施工队就换了三批,一度停工三四个月……杨洋说,好几次都到了临界点,有无数的理由让人停步,“差点就没有这个乡村美术馆了”。然而,半途而废从来都不是她的做事风格。

回顾那段“打仗”一样的日子,她特别感谢设计师团队派来的驻场工程师李国星和陈超志,尤其李国星有小半年时间都盯在现场,落实设计思想,监督施工质量,“他们是绝对不能忽略的一笔,住在村里条件艰苦,但工作极其认真负责,有他们是我的福气,也是膳垄村的福气。”

美术馆实景

入景,编拱好美

站在膳垄村烟笼雾绕的黛山秀水间俯看,玖层云水就像是卧在山涧的一条长龙,黄色夯土墙、木质屋顶、石头内饰的风格,与古村的自然肌理融为一体。

杨洋说,她对这个作品很满意。

“美术馆的顶采用的编木拱结构,这项技术的原型可见于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杨洋告诉记者,编木屋顶以横木和拱骨穿插别压,靠木材自身的强度,通过直径、长度、角度、距离的变化,渐变搭接,形成整体的曲面结构。“这个屋顶创新性强,也是难度很大的结构挑战。尤其编木拱技艺在中国几乎失传,真正去建,很大程度要依赖工匠的经验。”杨洋说,自己偶然从新闻里看到有关国家级非遗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胡淼的介绍,辗转托朋友引见,与合伙人专程到庆元县拜访。胡淼师傅一直想在自己的家乡留一件编木拱结构的作品,苦于没有人支持,如今,有外地人竟然想做这件事,他当即表示愿意全力以赴!

2022年9月底,胡师傅团队被请到玖层云水现场进行编木拱顶的施工。

“你能想象只用了7天就把拱顶编完了吗?”杨洋说胡师傅团队的专业与高效令人大开眼界。每一条木料都是编好号来的,十几位工匠配合默契,拱顶一天一个变化,眼见木龙横卧,蜿蜒有致,那个过程真是太美了!那是开工以来杨洋最激动的时刻,她在抖音里直播了编拱过程,感叹胡师傅真不愧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美术馆内部展陈区

入情,点亮心灯

2023年4月30日,随着美术馆接近竣工,村里铺设了照明设施,300年的古村结束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第一次亮了!村民们终于不再日落而息,纷纷走出来在路灯下扎堆聊天。从美术馆向下望,小村亮成一串珍珠。然而杨洋说,山村美术馆的意义不只是点亮村子的灯,更是点亮村人的心。

她记得最初对这个村子的另一个印象:“死寂”。村里只有二十几位老人,几位婆婆每天坐在家门口,年轻人几乎不回来。这是一个正在下沉的村庄。可是随着美术馆的建设,本村在外地开超市的年轻人开始跑回来承揽修桥修路工程,婆婆们在家摆上饭桌给络绎不绝的外来客人做农家土菜,村民拿出自己编制竹筐的手艺,参与制作艺术家创意的竹制品,并通过玖层云水的销售获得收益……在村里可以挣钱了,就连绝迹多年的社戏也重新唱了起来。不断有网红来美术馆打卡,在画前拍照……杨洋说,艺术乡建暗合了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灵需求,也为村里注入了元气,相信膳垄村会越来越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